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零九章 大三元(五)

第二百零九章 大三元(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为此,张方平也与郑朗做过争议,问得更多,甚至还拿刘美做比喻,郑朗答道:“成功打拼七分,天运三分,虽刘美未发迹前做人做得很不成功,可是他努力过,不仅仅靠太后卖艺……”

张方平细细回想了一下,倒也是,至少刘美不是一条吸血虫,偏偏专吸家中父母妻儿的最无耻的吸血虫

可小心的提醒了一下:“太后卖艺之事不能多提。”

郑朗摇头,他与赵祯也谈论过此事,勿讳之,看一看,大臣有贫民出身的,太后有贫困百姓出身的,这才是开明的宋朝,只要你肯努力,就能上位。不仅不讳之,甚至鼓励去说,若国家有什么不好的年份,会降低贫困百姓的怨怼之心。赵祯以为然。统治者要加神光在身的,可当真百姓没有听到过陈胜吴广那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神光起辅助作用,消除贫困百姓不满情绪才是真正的主导作用。包括科举制度,朝廷其他的一些措施,效果不大好说,可是为此努力了。

张方平又说道:“我们读书为了什么?为了仕途。那么做官为了什么?为了富贵?或者是为主上分忧?”

就是为了富贵,敢回答吗?

郑朗又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在这一届举子当中,应当算张方平是最有作为了。果然很不错,气节高昂,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张方平见大家默认了他的说法,又道:“最可惜的是少数人,靠家人靠妻子供养其读书,一旦高中,立即将妻子出之。此为禽兽也”

有许多举子汗滴。

但两小喝了一声彩,道:“骂得好,骂得好”

真的有,别以为宋朝流传的霍小玉讲的是唐朝李益与名ji霍小玉的故事,在宋朝就有类似的实例,并且不是名ji,而是结发良妻

张方平这才话音一转,道:“但有一些人确实为生活所迫。又要读书,又要劳动,结果劳作分心,家人悲苦,书又为其分心,没有考好。所以陛下在元宵节上看到诸位白发苍苍的举子,下旨特奏名考,接着又下旨放宽权限。可国家官吏已经太多,此举非救之,乃更养祸患于国于民之举也。故郑省元与我商议了两天,将大家召集来,一道商议,若家中有一些作坊、田地与店铺者,可收容一些贫困的举子,替朝廷分解一下忧愁。”

郑朗这时候才开始说话:“我会召六到七名举子担任一些作坊的管事,另外今年冬天会陆续拿出五千缗钱,办两所启蒙小学,收容一些贫困百姓子女读书。”

张家庄大作坊,以及宋州的那个粮仓,全是张家大舅在打点,终非长久之计,因此郑家也缺少六七名管事,还做了好事。但众人被另一件事吸引了。

“何谓启蒙小学?”孙固好奇地问。

“专招十年以下贫困人家的儿童,请几儒生,免费授其学业四年,仅供其识一些简单的字,教育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再从每所学校里选拨一些资质优秀者保送州学,既不误人才,也不使一些资质差的子弟成为书痴,反误他的终身。”

“这个主意好,”有的举子兴奋的说道。

郑朗家可,张方平家也可以,但还有人比他们两家更有钱有势,有的人钱多了都不将钱当一回事,郑朗这种启蒙小学显然是一个新奇的东东。在乡间得了善名,还说不定能碰到几个人才,自家都会受益,不要多,只要碰到一两个进士,努力培养一下,投的这笔钱就值得了。

张方平一看不行哪,一起说启蒙小学了,这不是正事,咳嗽了一声,道:“我也替家里做主,召纳五六名举子在家中做管事或者账房。”

长安举子石中瑜道:“张兄台,但天下贫困的举子不计其数,靠我们几人能起什么作用呢?”

“非也,这是我与郑省元喊你们前来商议的第二件事,如今逗留在京城的举子,以及诸科生们,多达一千多人,中间最少有两百户人家能收容数名贫困举子。非如此,我们可以一道联名上书,请陛下颁发义旨,诏命天下豪绅彰显义举。况且这些举子在他们家中也不是让他们供养,是做事的。为什么一定举人唯亲?”

大家了想也是啊,反正是用人,以前用的多是亲戚乡亲,偶尔在里面夹杂几贫困举子,少用几个亲戚罢了,也不是难事情。但赵州进士沈衡狐疑地问道:“那么诸位学子怎么办?”

举子好解决,全国也不过几万名举子,真正过了早上没晚上的不到十分之一。好歹有功名在身的,混到那地步,能有几个人?东家塞一塞,西家挤一挤,大约也就解决。

若遇到那种不懂世务的举子,我宁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偏要过着这种苦逼的生活,无药可医了,谁个去管?

关健下面还有一个更庞大的群体。

张方平想都没有想答道:“若四十岁之前连解试都未考中,还要想做高中殿试的梦,等着天下掉金饼往身上砸。”

这个比喻让大家很无言,还是有的,但那个机率确实不亚于天下掉金饼子下来。

这样一来,所以难题全部解决了。诸士子脸上荣光焕发,若做得好,这件事也可以载于史册的。于是聚在一起商议,然后写奏折,让郑朗写,郑朗推辞了,此事让张方平主持,索性让他主持到底。

张方平也不做作,反正总要一个人书写的。拿起笔书写了两份,第一份是承诺,比如郑朗承诺年底的五千缗钱两所启蒙小学与六七名管事,张方平承诺的五六名举子,一座启蒙小学,其他士子有三分之一量力做了一些承诺。吕小三看得热血沸腾,道:“我家出一万缗钱建四座启蒙小学,召十名举子为管事帐房。”

郑朗吓着,道:“喂,吕三郎,你父亲同意么?”

“为什么不同意?”

“好……”郑朗还能说什么呢,吕夷简做表率,更会起作用。不但他,一个扬州的士子商贾之子同样承诺拿出一万缗钱。这些大商人,别与他们当真,钱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主要办这个启蒙小学好啊,看一看,碰到几个人才,中了的话,对自家还不感恩么?一感恩,万一发达,能不照顾自家么?一照顾还有什么收不回来?甚至家中还有什么妹妹女儿的,再来个恩上加亲,就更有了。省得榜下捉婿,捉得头破血流的,弄不好还时常闹乌龙。

敢情想的这个。

但性质与子路受牛一样,没有回报,有可能扶一个老太太起来,能扶倒了霉,好心借钱出去帮助别人,还遇到了一个骗子,捐款做善事,却给了人家包*奶,最后谁去做好事?

事情办完,到了消费时刻,放人上来,张方平为完成任务,今天破费了,消费全部包下来,没有带ji婢的,喊ji子上来作陪,吃酒作乐,然后又让郑朗写字,郑朗无奈,只好写了一行字: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泰山不择土而大,河海不择细流而深,好事多一件是一件,勿以善小而莫为。

但郑朗看重的不是前面,而是后面,以前对契丹,马上对党项,是不是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这句话出来多久?一千多年了,可是宋朝那么多官员,就象瞎子一样,没有看到

看着几行漂亮的大字,又是一番赞叹,方才散去。反正榜单还有几天才出来,一个个开始奔走了。若一人两人主持,速度会很慢,五十几个人,串起来,再串下去,休说留下来的士子少了几乎十分之九,就是全部留下来,也不用多长时间就串起来。仅两天功夫,几乎所有逗留的士子全部在联名书奏上签名画押,提供了一千一百多名“就业机会”,以及三十二万缗钱七十多所启蒙义校。

联名上书很快到了中书,吕夷简早知道此事,非但没有反对吕公著拿出一万缗钱,相反还赞扬了一下,拿得好啊,钱财是身外之外,此次参与其中,将来会是儿子德操上的重要一分。若此次吕公著缄默不表态,回来才会斥骂呢

但有人想不开,比如老范马上就会为几百两银子弄得灰头灰脸。

几乎第一速度呈到赵祯眼前,赵祯一看大喜,正为这些又穷又老的举子发愁呢,家庭好的举子老了就老了,不中就不中,反正不愁衣食住行,关健就是那些又老又穷的举子,让他产生了慈悲。

这个进谏好啊,几乎是想睡觉枕头就来了。

立即说道:“准。”

然后又咦了一声道:“吕相公,你家三子也参与了?”

“是啊。”

“朕听郑家子说过,他为人很忠厚,果不错。”

“不敢当。”吕夷简心里美的,好了,数代人都能发达了,就凭借皇帝这句话,休说一万缗钱,不就是一千金吗?两千金也值。

赵祯又看着这封奏折,张方平,不错,道:“阎都知,去将那个张方平喊来谨见。”

是人才,赵祯都喜欢。

许久,张方平被带了进来,气度同样很好,这人身上自有一种侠气,因此见了赵祯,先是略拘束了一下,迅速放松下来,侃侃而谈。赵祯看了他的气度更开心,拿着这封奏折道:“张方平,你的奏折朕看了很喜欢。”

“陛下,臣惭愧,初议非是臣,乃是郑省元,与臣说了一些齐家的道理,然后在客栈里商议了近两天。不过他以岁数小,阅历浅的借口推辞了。这才让臣出面的。”

可是张方平也有奔走之功。换郑朗疏懒的性格,未必做得有他好。因此赵祯想了一会道:“你也很不错。”

很高兴,又碰到一个人才。

人才真的……多。似乎是好事,可是赵祯,你能将这么多并且又是很牛的人才消化下去吗?

赵祯又遥望宫外,想郑朗,心底涌起一番莫明的滋味,这才是良臣啊,看到自己的担心,马上悄无声息的替自己化解,可事不居功,除了开始外,后来连面都不露了,让贤于张方平。但自始至终,他向自己讨要过什么?连赏赐都不要

想到这里,很想立即下诏让郑朗进宫,奖励几句,终是忍住,又对张方平道:“好好去做,前几天郑省元对朕进谏,国家用人,非仅是用文学之才,更重勘磨,德操、吏治之才,你做得不错。这一届诸士子做得都很不错,诸卿以后皆是国家栋梁之材。”

“陛下,臣常听省元夸奖陛乃是千古第一仁君,臣今天服之,让臣为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还是一个小青年呢,看到小皇帝对他如此温言相慰,张方平感慨万千,伏下说道。

“朕哪里当之千古第一仁群称号,但你的忠心朕知道了。”赵祯让千古第一仁君夸得小脸羞郝,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将张方平扶了起来。

反正很感动,又看到了一个人才,一个未来的忠臣,正在赵祯动感情的时候,阎文应小跑了进来,道:“陛下,陛下,范司使强行命人将郑省元两个学生王安石与司马光关进了开封府大牢。”

“怎么又抓进去了?”赵祯蒙,先是自己与养母捉老师,这一回手下大臣捉学生

第二百零九章大三元(五)

第二百零九章大三元(五,到网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