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唐皇帝李治 > 第一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第一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雷一声惊天地,阳春二月好风光。

此时正是二月天,长安城外天显得极高,也极清。田野酥酥软软的,草发得十分嫩,一点点淡黄的蒲公英,使人心神都有几分荡漾了。

远远看着长安城外葡桥的杨柳,绿得都似有了烟雾,晕得如梦一般,禁不住近去看时,枝梢却没了叶片,皮下的脉络更是流动楚楚动人的嫩绿。

“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值此二月里羊长莺飞之时,长安城外,龙首原上,一嗵嗵好似来自蛮古的粗犷牛皮鼓声在北方的初春原野上,肆意的咆哮起来,惊天动地。

无数的身着精甲,手持长矛、巨斧、马槊、陌刀的士兵,排成整整齐齐的方阵立于龙首原上,静立如渊,不动如山,气沉如狱,整个龙首原上,目之所及,鸦雀无声。

那步兵军阵后,是无数似乎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精装骑兵,下马肃立,数十万战马都打了嚼口,同样无声。

李治独自一人骑着胯下雅武昂扬,精神抖擞的暗电,从“卡擦”,打开的长安城城门,缓缓步出,暗电步伐优雅,犹如盛装舞步,令人眩目。

静静的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黑压压的大唐军阵,李治心潮澎湃,恨不得引吭高歌。

若不是穿越,这一切对李治来说恰如神话,恰如传奇,恰如男儿一声无疾而终的深深叹息……唯独不是真*实。

遥想后世之时,当李治翻阅史书,遥想千年前四夷臣服,盛世大唐的荣光,天可汗的威严”那初中史书上一个个字,好似活了一般,不断的流动,每每让李治向往:当第一次看《贞观长歌》,那在脑海里勾勒出的上万次的形象,轰然倒塌,只觉的狗屁不如,痛心之下,再去回想“唐”之一字时,却悲哀的想到的只去……唐国强、陈宝国、聂远、韩再芬。

然而,幸运的是,惟独想起“唐军”两个字时,依然是那所向无敌”挡者披靡的浩荡身影,心中着实欣慰不少。

李治第一次从小学《思想品德》书里读得“大唐”时,印象最深的却只是那陪葬死人的唐三彩,那天可汗、长孙皇后、二十四贤臣、武则天、薛仁贵,穿越之前,竟是毫无印象……

但及至此刻,李治才明白,这让自己有了在大唐肆意妄为”横行无忌的保障,就是眼前这些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大唐战士们!

自大唐建国以来,这些汉家男儿,第一次在“唐”,这个旗号下,横刀立马,剑指长空,无所畏惧的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一生逾千山”涉万水,渡大漠,济玉门,至敦煌,攻祁连,收河西,让突厥人臣服于大唐的锋芒之下”成为盛世大唐崛起的第一件进献上苍的祭品。

李治不是完人,李治也决不否认自己是世人口中的“纨绔子弟”,”李治不在乎,更不想去争。

但李治幸运的是”自己回到了这一千年前的大唐,执掌千军万马,一声令下,八方云动,无数赫赫有名的大将为自己扛旗拿剑……更别提还有那一代女皇为妻,有时候李治梦中惊醒,深深恐惧这是一场美梦,梦醒了,一切也就结束了。

缓缓的李治右手拔出腰间长剑,剑指长空,龙首原上平地里刮起一场温柔似水拂面而来的春风,将李治的衣袂吹起,飘拂于微风里;李治跨在暗电千里马上,对着无数大唐军队,左手高举大唐军旗;

双腿轻夹,暗电通灵般跃步向前,对面大唐军将的面容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李绩、李敬业、薛仁贵、程咬金、姜恪,一个个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容出现在李治的眼帘里,胸中自有一股豪气,李治大喝的将军旗狠狠的插入原野初春湿润的泥土中,仰天长吼道:“大唐将士,一路北去,烽火连月,联无以为敬,愿与三军共饮……”

“陛下威武,陛下万岁“……”,惊天动地的呼喊声,在龙首原上刮起了一阵席卷天地的声浪,三十万人齐欢呼,那声音放佛也能穿越时空岁月一般,亘古不绝…………

李治是个很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但此时,却拙于言辞又或者不愿轻易开口,只愿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所有人,都拿起了挂在身上的酒囊,大呼声中,拔开酒塞,仰天狂饮,此时之景,却有千年前,那支无敌黑色洪流席卷天下的王霸气势,男儿此时,铁胆铿锵,铮骨傲气,直冲斗牛。

大口的温凉烈酒,化作一团团火焰,顷刻间烧遍全身,李治继续驱使暗电向前,后面插入大地之上的军旗,雅伟旷远的长安城,成为李治唯一的背景。

“在今日,长安城下,你们,我大唐的雅狮们,将会孤军深入,逐亡漠北,在那异域之地浴血奋战,联期望你们能够风驰电掣的来去,犁庭扫穴的进攻,战无不胜,功无不克,三千里外觅封侯,八千里路定江山。

联向苍天忠诚的祷告,向我汉人始祖虔诚的诉说,希望我大唐远征的将士们,在来年的春暖花开时,让联有机会,还在这龙首原上,还在这渭水河边,等你们凯旋而归,得胜还朝。我大唐的战士,横行天下,那漠北草原又如何能留得住你们。一年以后,将军们,战**们。联等你们回长安,联等你们一一一一一一……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十万人齐呐喊,在龙首原上一阵阵的回响。

不知何时,李治已经登上阅兵点将台。

这阅兵点将台是用水磨青石搭建的,本来许敬宗提议建一个高大的由汉白玉堆彻的台子。

被李治一语拒绝,点将台如何能用汉白玉铸就,只有磐石才可以,磐石无转移,也寄托了李治对唐军的厚望。

而且因为是青石台,点将台雄壮却不堕威严。

李治钱多”但绝不会花在这上面,面子工程要得也要不得,虽是石头打造的高台,但李治一人站在高台之上,拎着剑”俯暇台下万千将士,心中却是升出了一股难以言叙的心情,那是一种男儿豪情,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三十万唐军,在李治登台后,早已鸦雀无声,停止呼喊,带着一股凝重,更有一种凝聚力在唐军中形成,这是胜利之心!

大唐建国以来,对外对内用兵,百战不败,就连自家老头的滑铁卢征辽战役,因为自己,都不到数月而灭三国,而原本历史上”却是损失了十数万唐军,却是大败而回,一无所得。

所以唐军从统帅到士兵,上下都有一股必胜之心,他们相信没人能挡得住大唐的兵锋所向”此战必胜。

世上事,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只要相信,相信,再相信,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凝重的气氛持续了很久,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终于露出了一丝微芜这两个月来”那些大唐皇家军校的毕业生,也回到了自己原来所在的队伍中”这些经过了军校再培养的学生,一眼望去”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行走间,姿势站如松,行如风,已经有后世影像中那德国铁血军人的形象了。

而他们接手原来的队伍后,对原来的队伍着实看不惯,不知不觉间,也引用了大唐皇家军校的练兵之法。

时间很短,一个月左右,汇聚到长安的大唐军队,已经在他们的老上司的强力压服下,学会了站军姿,学会了突刺,学会了各种简单的战术,同样也上了天下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大会。这是令人心寒的一件事,骑兵最重要的莫过于机动,失去了机动的骑兵,只是被人虐的,这也是南北朝时期兴盛的重甲铁骑,为什么退出历史潮流的原因。

而经受了无数大唐皇家军校第一届毕业生训练的大唐府兵们,骑马射箭,战阵搏杀,他们姿势在不知不觉间,都已悄然改变。

一个优秀的将军带不出一只虎狼一般的军队,而一群优秀的中级将领好低级将领却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