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食王传 > 第四二六章 案件并不复杂

第四二六章 案件并不复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安城的各坊就好比是那一个个张开口的瓮,到时候只要将坊街口一堵,谁也都插翅难飞。这是这个法子能奏效的前提,如果也是和建安一样,没有设坊,没有坊墙,想在一百多万人里揪出一个两个人来,还真是难。

侠客是有的,高人也是有的,但绝对不会有不借助工具就能高来高去的越过四五丈高的坊墙的人,黄大的脚上功夫已经是不错到程老魔王都羡慕的地步,黄大做不到的,这天下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到。再说了,觊觎千里眼的和行军饼坊的,想都不用想,必定不是大唐人,只能是西边或者是北边的,西北边么,侯君集已经出兵,北边都是胡人,马上工夫和摔跤那是不错,但脚上工夫疏松得很,西南边的吐蕃就更不用说。

所以,即使真有高来高去的高人,只能是大唐人,那也不会是来偷这大唐视为国器之物的,他们要偷,自然是偷那些富豪家族更是省事,汉人还不屑做那宵小被人戳脊梁骨的出卖祖宗的事情。

于是徐国绪和蒲熙亮不再愁眉苦脸。

李管家当夜没回,王况知道八成是被安排到宗人府去了,估计没得个结论出来前不会放回来。不会是坏事,李管事兄弟这么多年都没认亲,现在王况也是如日中天,李管事犯不着冒险去认假亲,就以他在林家和王家的办事能力及勤勉,早晚都会出人头地,没必要去冒这个险,只要能将家中的辛秘事说出一两宗对上了,基本也就会认了,只是究竟是不是李世民的族人呢,这个倒还不知道。

第二日一早,徐国绪和蒲熙亮就分头去按王况说的办了,徐国绪找赢老头察看兵士无缘无故睡着的原因及配药,蒲熙亮找匠人配染料,两人分工,半天就将事情办得妥妥的,也都安排了下去,每天涂一遍染料,就等着贼人上门了。

还是要进宫去说一声的,免得李世民误会说自己不关心这个事情。其实千里眼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是复杂,总得来说,想要得到清晰的图象,那就要求一组镜片的焦点都尽可能的排列在同一直线上,这个只偷去实物是研究不出来的,就是仿制出来了,那也是图象模糊,再远一些的看的就分不清是山还是树了,是以王况一解释,李世民也就不再担心,由着大理寺的衙役们去破案。

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如果李世民没有那么一点的自尊心作祟,只要当初去要黑龙的时候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个清楚,王况一样能想出这办法来,兴许这时候案子早就破了,作案手段的提升是和破案手段的提升相辅相成的,你有高明的破案手段,那么就会逼着贼人去想更高明的作案手段来,而这又进一步的刺激了公差去思考更加高明的破案手段,就这么你跑一步,我追一步,你再跑,我再追的,手法演变到后面就越来越高明。

也幸好自己早有计划今年还要来长安,不过只是因为李世民的相召而提前了一两个月而已,倒也没什么可怨的,为人臣子,自有臣子的本份,自己又不想当皇帝,那就只能恪守了臣子该做的。

第三天,李管家回来了,杨妃认下了他这个表兄,李世民也认下了他这个族人,但李管家非要等到李管事回来才会一起接受李世民的封赏,在此之前,他不想有什么改变,所以,还是林家的管家管事,可事情到了这份上,谁敢再使唤他呀?于是他就成了林府中的闲人一个。

事情其实也不复杂,不外就是当年李唐代杨隋引起的,李管家兄弟是李世民族人没错,但却是远亲,比起和隋帝的关系来要疏远很多,隋帝都灭了,兄弟俩自然是权衡再三,不敢露面,李世民娶了杨妃却也没有大肆声张,当初杨妃年龄也小,自以为亲族都已经殁了,加上心中对前途的无助和无望,也就绝了寻找是否有幸存亲人的心。

总而言之,杨妃在当初,说难听点,那就是个战利品,如果不是还有几分姿色,加上素有贤惠的名声,早就和其他的杨氏族人一样西归了。

这就又是一个信息交通不顺畅的典型案例,谁也不能怪,堂堂天子心思,没人能猜测得出来,王况能想象得到,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后,恐怕世人在当时都以为李世民是个冷血之人,不要说李家兄弟,就是王况自己,如果他不是个穿越者,而是这个时代的人,设身处地想一下,王况也是不敢冒险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的。

而李恪的出现,恰恰是揭开一切迷雾的一阵风,如果没见到李恪,恐怕这将会是李家兄弟带到棺材里的秘密。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