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天下首富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各省巡抚按照这一立制,在各省设立行政总厅,负责管辖各省的具体事务,所缺公吏可以通过在各省举行吏试来抽选。

胡楚元自然是总理首辅大臣,这一点不用质疑,他也不会考虑让贤,此时确实是当仁不让的时刻。

他负责提交其他大臣的名单,由梅启照出任总理次辅内政大臣,总理外务大臣还是让肃亲王隆勤担当,只是将欧阳庚从驻美公使的职务上抽调回国,任总理外务参领大臣。

枢密院领班章京由顾家相担任,法务大臣由张之万领衔,财政大臣的位置还是归阎敬铭,其余的位置都有合适的安排。

设定参议院,由各省总督、巡抚推荐一人进入参议院,在京师共商朝政,确保新政实施过程中充分考量地方利益。翁同龢的位置就被安排在参议院总领参政大臣的席位上,负责和各省参议员协调商谈,同时兼任内务府礼政大臣,继续担当翰林院士。

总的来说,胡楚元主导的这次宪政改革只有两个大变化,第一,满人的力量基本被革除出局,没有满汉尚书、大臣之分,主要的位置都是汉臣;第二,彻底取消满人奉养制度,取消八旗营编制,只在十年内继续发放每年六十清圆的生活补助,重新督练新军负责保卫紫禁城,九门提督的位置也被孙元亨占据。

不仅与此,胡楚元还一股脑的将所有罪责都压在慈禧和那些满人宗室身上,一口气建议裁撤铁帽子王六位,裁撤郡王、贝勒七十余人。

随着胡楚元控制住整个京师,大部分满人权贵都被湖广营驱逐到西山一带扣押,整个局势就到了不得不如此大变的地步。

在胡楚元提出新的临时宪法和内阁名单后,光绪帝载湉于1896年5月14曰,正式颁布诏令,实施君主立宪新政改革。

由于这一次的改革比所有人预想中的规模都要大,特别是对满人的压制过于严苛,很快,西山一带的满人又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造成两军厮杀。

各地总督巡抚们不免也都有些担忧,这么个该法,大清还是大清吗?

可不管大家怎么说,怎么想,光绪帝载湉对此还是支持的,他的权利肯定是被限制了一些,但也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首辅、次辅、外相这三位总理内阁大臣和陆军大臣、海军大臣都还是要经过他的任命才能批准。

同时,载湉随时有权更换三位总理内阁大臣,籍此控制朝政,对两位军务大臣,他无权随时更换,只是有权任命,或者拒绝任命。

暂时来说,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光绪帝载湉不能接受的地方是一次裁撤了太多宗室亲王,加上第二次的西山叛乱,总计裁撤了八个铁帽子王,等于将宗室的铁帽子王裁撤一空,郡王和贝勒裁撤的数额更大,这些人还必须被押禁回奉天府。

他心里明白,他毕竟是满人,没有了这些满人王室们的支持,他的皇帝之位也未必就稳固。

总之,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

问题是胡楚元并不打算妥协,他忍了这么久,就是要一次姓的清空燕京城里这些腐肉烂肉,将他们赶回东北。到了东北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他再来慢慢收拾这帮人。

两个人就此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载湉还是不得不接受胡楚元的死谏,将这些亲王全部裁撤。另外还有一个事,载湉最为欣赏的张百熙并没有出现在内阁名单中。

这让载湉也不满,可他并没有说出来。

胡楚元心里是明白的,在载湉批准新宪和第一批内阁名单后,他就在中南海的勤政殿和张百熙谈了一晚上,让张百熙不要急着入主内阁。

他也劝说张百熙,不要以为有了皇上的信任就能做一切事,还是要先去地方做起,在巡抚、总督的位置上锻炼几年,步子稳了,再回京师才能成为真正的总理内政大臣。

张百熙毕竟是他栽培出来的人,也就接受了胡楚元的建议,前往闽浙接替梅启照出任闽浙总督。

一边将张百熙送出京师,另一边,胡楚元也提拔嫡系霍鸿机替任刘坤一出任两江总督,又让谭钟麟接替刘锦堂出任两广总督,荣禄调任东三省总督……算是给载湉一个安慰,鹿传霖接替荣禄出任湖广总督。

胡楚元的基本政策确实是立新法,办旧事,办的是实务派的旧事,整体没有大变动。

只不过,京师的这一帮尚书们换换位置,换换职权,满人被赶了出去,新进一批特别的官员。这些官员大多来自于资政衙门,充斥在各个部分,主抓一些重要的事情。

此外,胡楚元重新开启博学鸿词这个机制,通过其他渠道招选进士,所谓博学鸿词就像是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地方官员举荐,朝廷审查考核,确认有能耐就赐进士出身,准备委任出仕。

这个机制在清初曾被大规模的使用过,现在又被拿出来,专门用于那些留学归来的海外学子。

正是在这一时期,胡楚元委任第二批留美幼童中的曾溥替代赫德,出任海关总署的总税务司,并且是大面积的换掉赫德的亲信。

所有的事情都准备的非常好,曾溥在此之前就担任过旧金山副关税长,回国后也一直在海关工作,其他的关税人员也都在外国培训实习过,并陆续接管闵海关和粤海关。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